十一國慶期間,黃陵縣遭受洪水III級襲擊,黃陵礦業公司自備鐵路專用線出現多處山體滑坡,阻斷運輸,生產經營面臨嚴峻考驗。鐵運公司向全體員工發出了動員令,上下齊心,迅速開展災后自救搶修,盡快恢復生產。
科學施策打贏一場應急搶險戰
“鐵路專用線“河腰”“新莊科”“城梁”隧道洞口山體滑坡,倒塌的樹木和淤泥已蓋過鋼軌,嚴重影響行車……”
鐵路運輸公司迅速啟動應急搶險預案。一道道命令從應急指揮中心發出,一支支搶險隊伍奔赴現場,高效暢通的應急搶險系統迅速運轉起來。
按照“全員防洪”要求,該公司所有重要崗位工作人員立即停止休假,全部返回公司,做好待命搶險準備。
靠前指揮,在距山體滑坡不到30米的現場搶險指揮部里,該公司各部門技術人員正抓緊研究、迅速制訂搶險方案:先利用挖掘機將新莊科隧道口滑塌的樹木和淤泥進行初步清理,再由搶險人員用鐵鍬將道心的淤泥清理出來。
分秒必爭進行一次確保暢通“賽跑”
應急搶險分秒必爭。險情預案啟動后半個小時內,各方力量迅速聚集,該公司工務段、電務段、車務段等搶險人員來了……一時間,搶險現場50多名“黃馬褂”集結,鼎沸的人聲和機械的轟鳴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。
由于位置偏僻,大型救援機械無法通過公路到達,只能通過鐵路運送兩臺挖掘機進行搶險。利用挖掘機開辟出一條救援隊可以進入的道路,依靠人力將鐵路上的淤泥、石塊、樹木進行清理;搶險現場,伴隨水溝里的蛙鳴,伴著50多人粗重的呼吸聲還有相互鼓勵的加油聲,奏出一曲“鐵運之音”。他們在緊張的忙碌著,有揮鍬清理淤泥的,有掄錘砸石頭的,有或背或扛或抱沙袋加固的。鐵路線上滿是沖下來的泥土和碩大的石塊,大家一錘一錘往下砸,一鍬一鍬往外拋,汗水濕透了衣衫,流進了眼睛;手腳磨出了血泡,卻仍然堅持坡腳負重前行;背上是石子硌出的淤青,但沒有一個人停下。
他們用自己的堅持和毅力書寫鐵運人的責任和擔當,展現共產黨人迎難而上,向難而行的無畏精神。
眾志成城譜寫一曲奮勇擔當贊歌
險情就是命令,各級管理人員奮勇擔當、奮力搶險。該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徹夜燈火通明,有關人員一邊組織搶險,一邊實施應急措施、調整運輸方案;在施工現場,管理人員冒著風雨一邊指揮搶險,一邊和職工一起搬運石砟。
“這是我的職責,早一點搶通,損失就少一點。”該公司工務段段長李保利帶領職工清理淤泥、加固軌道、檢測線路,一直苦戰至線路搶通。
聚合多方力量,搶險現場后勤保障有力。該公司行政部組織后勤保障突擊隊,穿過田間泥濘小路,按時將熱菜熱飯熱湯送到搶險人員手中。
鐵運公司上下一條心,眾志成城譜寫了一曲奮勇當先的贊歌。
版權所有: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(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)
地址: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:727307 技術支持:黃陵礦業信息中心
Copyright(C)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-mail:txzx@hlkyjt.com.cn
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-1